今年对于中国铁路是艰难的一年,由于刘志军时间,严重动车事故以及其它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铁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遇。本文,既以2011年作为分水岭,为大家分析一下2011年初以来,我国铁路投资的走向。
2011年1月-9月
铁路投资力度下调 资金短缺频发债券
年内首次企业债发行就接连遭遇“推迟”,这令本已缺乏资金的铁道部更显“困窘”。从最新数字来看,铁路投资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在减速。
在此背景下,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高铁成网脚步逐步“放缓”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在“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原则之下,不仅新项目的审批“难上加难”,一度大张旗鼓的城市轨道建设也“低调”了不少,即使是珠三角的部分城轨项目建设也明显降速。
在今年的前六个月,铁路投资并没有大幅度波动,基本建设投资呈现增加的态势,达73亿元。
1月到6月,基建投资累计达2422亿左右,去年同期约2349亿左右,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增加达73亿多。
6-8月份,铁路的固定资产投资呈逐月下降的趋势
7月,动车事故发生,但是与之前的月份单做比较的话,下降幅度仍然较低,7月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2834亿,上年同期为2907亿左右,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额下降达72亿左右。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铁路资金真的是“狼来了”,明显的时间点从8月开始。8月份铁路单月投资金额为353.04亿元,同比下降54.29%,下降速度较7月进一步加快。
1到9月份的铁路投资达到3469亿元。去年同期的投资额约4299亿元,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下降近830亿元。
有部分人士认为,今年的基建盘子就没有去年大,去年铁路基建投资达7000亿,今年基建投资目标为6000亿元。事实上,由于资金短缺,当前哈佳客专、郑徐客专、海南西环等规划客运专线开工被暂缓,津保铁路、云桂铁路云南段以及合福高铁等在建铁路已停工。
在今年4月,我国快速铁路里程的规划已下调到4.5万公里,总投资也下调到2.8万亿元。由于部分规划中的项目未经充分论证,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不排除部分项目恐怕会永久性停工的可能性。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铁路设备市场复苏 资金短缺情况缓解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但是在注重速度的同时欠缺对质量的关注,目前,部分铁路停工是为了提高铁路建设质量而采取的必要举措。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随着铁路事业的稳步推进,一些暂时停工的项目将会逐步恢复开工。
今年10月18日,铁道部宣布,根据国家发改委10月12日下发文件,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正式成为政府支持债券。这是继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出台利息所得税减半政策后,铁道部一周内获得的又一政策支持。
铁道部同期公布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明确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政府支持性质的复函》。复函中,发改委指出,经国务院批准,铁道部发行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铁道部发行募集时,可向投资人明确中国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
发改委明确铁道部企业债为“政府支持债券”,使得政府兜底铁道部企业债的市场预期进一步明确,将推动铁道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这意味着铁道部的融资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从这个函件中也可以看出政府对铁道部的态度,这也将是国家助力我国铁路复苏的第一步。
而随着铁路行业的复苏,铁路设备企业经历了一个彻骨的寒冬,也将会迎来又一轮的采购高峰。
2012年底-2015年
铁路投资逐步稳定 安全运营渐入佳境
按照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任时提出的规划,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国铁路里程12万公里以上,快速铁路5万公里,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以上。根据现有情况来看,原有的铁路规划实际上已经很难达成。
但是,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交通工具,城市发展没有铁路是不行的。届时铁道部领导换届后,新的思路会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未来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与投资在经历一番曲折后将会逐步稳定。经历过动车出轨事故,铁道部领导以后对安全运营的重要性也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包括铁路运营过程中要加强铁路领导、铁路职工的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包括整个服务行业都将有跨越性的进步,也只有这几个方面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总之,笔者相信,在这一轮十二五结束后,中国铁路将为大家奉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