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获悉,该指挥部正在征集河西新城新型交通设计方案,拟按照“绿色、环保、低碳”的要求,在全长约6.5公里的江东南路“开设”有轨电车。
根据计划,青奥会前,南京60%的车辆将使用清洁能源,这些清洁能源车由天然气公交车、无轨电车和电动公交车组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有轨电车有可能在江东南路、奥体中心以及青奥村、青奥会各比赛场馆间运行来服务青奥会。
记者了解到,南京电车最早始于1960年8月,发展到顶峰时期共有4条公交线,车辆总数超过100辆。从1995年开始,南京推行“电改油”,即淘汰电车,换成烧油的汽车。据了解,当年废除电车的原因,一方面当时考虑电线太丑,如同城市上空的蜘蛛网一样,影响了城市形象;另外就是传统的电车采用的是“两条辫子”形式,受场地条件局限,不能超车,而且交通高峰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虽然电车已经阔别南京人民长达14年之久,但随着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重新启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电车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不过,要想在如今的城市中再次发展无轨电车,除了技术上要求革新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进。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大碌就曾建议市有关部门,使用他自行设计、并取得国家专利的新型灵巧辫子电车,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老有轨电车为“线”所限、无法超车、一掉“辫子”就会造成堵车影响交通的弊端。河西新城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征集将对河西新城新型交通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包括起终点、车辆选型、线位(含中间站点设置)、和现有道路及公共交通的衔接、总体方案。目前他们正在进行调研招标工作,有轨电车究竟最终以何种形式“开进”河西,今年年底前会有确切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