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风力发电并网难和运行安全问题成为时下制约我国电力行业的核心问题,而低电压穿越技术是公认的解决并网难的有效方法之一。日前,从南京国网电科院太阳能研发实验中心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南车株洲所研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率先通过该中心组织实施的低电压穿越认证实验,这是继中国南车株洲所获得“金太阳”、“TUV”认证后的又一重要“砝码”,再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南车株洲所作为优质、专业的光伏逆变厂商深厚的技术实力,为中国南车株洲所拓展光伏逆变市场增加了“双保险”。也为提升行业品牌,创建国产逆变器第一高端品牌带来有利影响。
“低电压穿越”是指电网发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时,如果光伏电站或风力发电整机设备等能够继续保持并网,支撑电网故障恢复,从而“穿越”这个低电压时间,避免引起电网故障的扩大化。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型电力产业(风电、光伏发电)发展迅猛,以风电产业为例,截止上半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目前超过4000万千瓦,其中并网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但受制于我国新能源分布不平衡、电网建设和风场建设不协调,规划、机制滞后以及技术瓶颈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电力缺乏有效的输送和消纳途径,使得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尽管世界第一,但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并网容量也只有吊装容量的30%左右,严重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2010年上半年,我国因电无法上网而导致的弃风数达27.76亿度,全国有近1/3的风机处于空转状态,特别是在我国新能源十分丰富的西北、内蒙地区经常出现脱网现象,给用电设备带来很大的隐患。
业内人士介绍,除了发展智能电网、加强政策指导、科学规划外,进一步提高发电设备控制性能,提升光伏、风电发电机组抵抗电力系统波动的能力,提别是能够实现电网故障时风机稳定运行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也是化解并网技术瓶颈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光伏逆变器项目、风电整机等的招投标已把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作为进入该领域的一道门槛。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对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要求,并网发电的光伏逆变器都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确保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已把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作为进入光伏领域的一道“考核指标”。
基于此,作为国内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后起之秀,中国南车株洲所集合公司多名技术专家,组成低电压穿越实验攻关团队,对该国家级技术难题发起攻关,与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低电压穿越技术认证资格的南京国网电科院太阳能研发实验中心合作,形成最佳技术解决方案,针对我国电网特点,公司通过模拟现场移动检测设备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波形和数据显示良好,于10月上旬顺利通过穿越试验,并得到检测机构和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光伏产业的开拓与发展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针,秉承“同心技术多元化”发展战略,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变流等核心技术优势开拓新能源市场,打造电气传动和控制系统在新能源领域国际化专业供应商新形象的一面重要旗帜。公司光伏产业坚持走“自主研发、高端替代”之路,经过近年培植与孵化,目前已形成50kW-10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防雷汇流箱、汇流盒及追日系统完善的产品系列,已建成投产三项“金太阳”国家级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工程,率先实现光伏逆变器高海拔运用,并与国内多家新能源领域知名企业实现了长期战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