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电子书屋里有金子,电子书屋里有随时恭候的专家,你有疑难他随时教你。这是中铁17局六公司工地项目职工有目共睹的一件事。
按照六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了依靠职工群众的力量办好企业,切实解决基层职工“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全面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在每一个工程项目所在地都建立了工地图书馆,图书类目有人文、地理、历史、传记、小说、医疗卫生和工地日常施工生产管理和指导离不开的制度汇编、土木工程讲义,各类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指导方案等书刊杂志;但是由于工程项目驻地迁移频繁,在搬迁过程中好多书刊难免流失,不能完好保存,发挥的效益有限,面对这一困扰项目文化建设的难题,党工委集思广益想办法,最后发现电子书刊皆可以方便携带又能较快阅读很受职工欢迎,于是便加大投入筹建电子书库屋。先后投入20多万元组织专人购买、收集各类图书,编建电子书库,共收录了电子书籍1500多册,内容涉及科技、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医疗保健、生活休闲、音像制品等领域。职工只要坐在电子书屋配置的专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能阅读到大量的电子图书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同时电子书屋首页还设立了“每周书籍更新”和“新书推荐”栏目,及时地更新,大家在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及时推荐新书实现资源共享。
以前,职工闲下来就是眼对眼,面对面望着月亮数星星,现在大家一有空就坐在电脑桌前“充电”。电子书屋正成为职工的“学习屋”。为了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还组织开展了“工地读书节”“我与书本结情缘”等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大家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电子书屋不仅成为职工的文化阵地,更成为职工的“致富屋”。通过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应知应会,避免了工地不该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效益,涨了职工的口袋。由于从学习中尝到了甜头,还编写了这样的顺口溜,“如今工人与时进,电子书本随身带。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把书来读,电子书中取真经,富了脑袋涨口袋。”道出了电子书屋给职工带来的实惠和喜悦。让公共文化深入工地班组,让职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大地攀升,让职工学习文化知识争做学习型新人在工地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