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认证码: 7343 注册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铁路新闻 >> 正文

中国高铁重回“350”时代当年降速是因动车事故吗
 
文章来源:中国铁路招标采购网 铁路建设招标 铁路物资招标 高速铁路招标 地铁轻轨招标 铁道物资招标  
7月27日8点38分,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公里的体验运营。

  有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体验运营,包括国家有关部委、企业、多方面的专家、列车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媒体记者等。

  在发车十分钟后,列车时速提至289公里,而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列车时速就提至351公里,最高跑到时速352公里。

  下一步,中铁总将进一步做好技术准备、设备精调、人员培训、运营准备等工作,预计在今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组织“复兴号”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在4个半小时左右。

  这也就是说,降速6年后,中国高铁将在不久后重回“时速350”时代!

  从350降到300,再从300提到350,有人首先会联想到发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进而对高铁提速及其安全性产生质疑。

  也有人发问:中国高铁短短几年就已经跃居世界最高水平了,如今又更上一层,是不是发展太超前了?

  还有人关心高铁提速后票价是否会大幅上涨,会给社会带来什么重大改变,等等。

  你有疑惑我就来解答,今天就跟你聊一聊。

  当年的高铁降速

  还真和“温州动车事故”无关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在2011年高铁降速之前,我国曾有包括京津高铁、武广高铁在内的5条高铁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

  然后在当年7月23日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温州动车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多年未见的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令中国铁路承受了空前的压力,国务院还为此组织了近30年未有的高级别技术和安全检查。

  后来,高铁就全面降速了,很多人也由此认为,降速和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只能说,高铁降速,和“7·23事故”无关。

  看一下时间表就知道了:

  2011年4月份,社会上开始传出中国的高速铁路将要降速运营的消息;

  6月30日,消息被证实,京沪高铁以时速300公里开通运营;

  7月1日,铁道部大调图,中国高铁降速时代正式来临,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四条高速铁路均降速至时速300公里运营,大批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则被降速至时速200公里运营;

  7月23日,甬温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23事故”。

  显然,高铁降速这一决定,并不是由“7·23事故”触发,与“7·23事故”并没有因果关系。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回忆说:“2011年,盛光祖担任铁道部部长,他当部长的时候做了个决策,适当降低高铁当时运行的速度,250公里的降到200公里,350公里的降到300公里。降速也需要做一些工作,包括通信信号等,有匹配的关系,这些匹配的关系做完以后,就是到了7月1号,7月1号正式按新图运行。”

  根据专业人士的看法,降速可能存在两个因素。其一,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和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混跑,效率要高于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和时速250公里动车组混跑;其二,从时速350公里降到300公里,可以降低一定比例的成本。

  究竟是哪种因素促使铁路部门最终决定降速,不好妄自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降速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事故才“被迫”产生的决定。根据“7·23事故”最终的调查报告,事故是因通信设备问题造成的,这个问题也很快就解决了。

  当年的降速问题讲清楚了,我们再来说回提速。

  专家表示,目前在掌握高铁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中国已没有盲点,达到350公里的时速从技术上说完全没有问题。当然必须要强调,这里的350公里没问题,是指设计之初,规划速度就在350公里以上的线路(比如京沪线)。其他情况另当别论,比如有专业人士指出的,“如果是按照300公里时速设计的,提到350公里,两辆对开的列车错车时,产生的吸力之大,有可能将列车车窗玻璃打碎。”

  既然不存在安全问题,在设计之初就满足跑350公里速度的某些线路,是否恢复速度,就成了一个市场问题,要算经济账。

  以京沪线为例,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安全运行2193天,累计开行列车58万余列,年均增长18.6%,累计运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年均增长21.2%。由于客流量巨大,京沪高铁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运力已经明显饱和。网上甚至有建设“第二条京沪高铁”的传言。

  如此看来,由于京沪高铁目前运营基本满员,增加车次的客观需求真实存在。而京沪高铁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80km/h,这几年最高运营时速为300公里,提速至350公里显然可为增加车次提供更多空间。

  中国高铁发展不是太超前,因为一开始就滞后了

  中国的高铁技术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这次又“更上一层楼”,将时速提高到了350公里,超过了法国、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320公里的最高运行速度,这不禁让我们发问:中国高铁发展是不是太超前了?

  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虽然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应该开发全世界最快的高铁,因为超越旧技术、直接采用最新技术,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后发优势。

用户留言
查看留言
机务专业厅 工务专业厅 车务专业厅 车辆专业厅 电务专业厅 机电专业厅 路局院所厅 工程设备厅 工程材料厅 工程机械厅
推荐企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首页 | 企业邮箱 | 法律申明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北京亚世天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运营:北京亚世天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07-2021 (www.cntlz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2945号
客服热线:010-63963138 010-63963238 传真:010-6396323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202102294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