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人民铁道网》报道,为贯彻国务院部署要求,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铁路分类投资建设,铁路总公司出台《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规范非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这对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促进非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铁路建设的传统融资模式是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大量负债来运作的。在原铁道部时期可以利用国家信用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然而现在企业身份的确立,要求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营,需要重新考虑企业负债率和利息。这一改变使得中国铁路在建设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尽管资产优良,但债务负担较重;虽然现金流尚可,但实现盈利较难;尽管需求很旺,但新线建设较难。
虽然对铁路建设的投资风险偏小、收益稳健,但是由于铁路建设所需的资金量大、回报周期长,不少投资者都望而却步,这使得铁路建设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但此次《指导意见》表态,社会资本投资的铁路项目符合规定条件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无疑是一种加快回报的方法。其次,铁总已不再要求对项目绝对控股,而是由各方出资人或其授权的出资人代表依法组建铁路建设项目合资公司。项目公司作为铁路建设项目法人,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策划、前期工作、资金筹集、建设管理、运输经营、还本付息、资产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也就是说,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建设,放开了过程,透明化的建设让投资者更放心。
近年高铁建设速度加快,资金需求也在持续增加,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理性看待铁路投资建设优缺点也十分必要,但就其前景来说回报是稳定和可观的,所缺少的可能是投资者的魄力,先驱者也可能成为行业标杆,第一桶金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