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首轮动车组招标结果于近日出炉。中国南车继续保持在250时速动车组上的优势,中国北车则延续了在350时速和高寒动车组上的专长。业内人士根据订单价格及议标情况计算,南北车此次中标金额相当,各自约在230-270亿元左右,符合往年“各分一半”的惯例。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除动车组外,近期货车、电力机车的招标也将陆续开展。今年以来,铁路投融资改革领域的动作连连,将有利于解决铁路中长期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政策红利的释放有助于铁路装备市场景气的持续回升,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将持续受益。
南北车平分秋色
根据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公布的中标结果,中国南车包揽全部57列250时速动车组订单,同时拿下93列350时速动车组订单,北车拿下82列350时速动车组订单。
另据8月份公布的招标内容,还有60列为单一采购来源(议标)。其中,高寒车型50列(350时速与250时速各25列),抗风沙动车组10列(250时速,将配备兰新高铁)。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北车预计将获得全部高寒型动车组议标订单,南车将获得抗风沙动车组订单。
业内人士指出,参考之前的订单价格,并结合议标情况,此次动车组招标中,南车、北车的中标金额相当,各自约在230-270亿元左右,符合往年“各分一半”的惯例。
不过,此轮招标的动车组价格却较往年有所降低。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本次招标的250时速动车组最高限价为12530万元/列,350时速动车组17吨的重车型是18650万元/列,350时速17吨以下的动车组是18060万元/列。而往年,250时速动车组均价约1.3亿元,350时速动车组均价约1.9亿元。
“价格降低主要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而生产成本降低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中国北车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是动车组零部件国产化,二是南北车统型导致共用零部件数量增多,三是短期大额的采购量使得零部件供应商的批量供货量增加,进一步降低了零部件的价格。
“对零部件供应商而言,虽然供货价格降低,但由于国产化提速,其生产零部件的自身成本也降低了。同时,零部件商获得更多的中国市场,加之规模化采购量大,预计对零部件商的利润率影响不大。”上述人士表示。
华创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李佳指出,年初南北车动车组在手订单382列,随着剩余车辆在下半年交付完成,南北车业绩将保持高速增长。2014-2015年为高铁通车高峰,路网配车密度提升,同时海外出口不断增长,动车组需求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近期或迎招标潮
去年,铁总分别在8月和12月进行了两轮动车组招标,公开招标动车组合计417列,金额总计约690亿元。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今年全年铁路预计将采购动车组共计388列,由此推算,四季度或还将开展一轮动车组的招标。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年内第一轮货车招标也于近日开启,预计共招标5586辆,全年共计划招标1万多辆。尽管数量是去年的一半,但在类型上将出现不少新意。
据悉,增加电商专列的采购将是下半年货车招标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电商专列是顺应国内电商迅猛发展形式而推出的时速在120公里左右的货车,具有快速、安全、大容量、全天候、低碳环保的优势。对于电商企业来讲,可降低运价成本,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也将起到关键作用。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庆过后电力机车也将招标,预计数量在170台左右。
今年以来,铁路投融资改革领域的动作连连。李佳认为,这将有利于解决铁路中长期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有助于铁路装备市场景气的持续回升,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将持续受益。
附铁路装备概念股: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时代新材、晋西车轴等。(中国证券报)
中国南车:订单交付高峰,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发布 2014 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16 亿元,同比增长36.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0.62 亿元,同比增长41.09%。上半年动车组、机车及城轨地铁同时处于订单交付高峰,引领业绩大幅增长。全年来看,动车组及城轨地铁还将保持较快增速,我们上调公司2014、2015 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至0.42 元、0.49 元,给予A 股15 倍2014 年市盈率,目标价由5.57 元上调至6.30 元,维持买入评级;给予H 股16 倍2014 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由7.43 港币上调至8.40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受在手订单集中交付影响,上半年公司机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97%,动车组业务增长178.84%,城轨地铁业务同比增长102.63%,引领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上半年中国铁路公司客车及货车招标量减少,导致公司客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1%,货车同比下降25.7%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9.98%,主要是随着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29.80%,主要是公司业务量增长和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年初公司在手订单1,110 亿元,同比增长42%,我们预计其中大部分订单将于年内交付,包括动车组、机车等,高毛利率产品占比的提升将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改善,保障全年业绩保持较高增长。
6 月份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呈现加速状态,预计今年投资目标将逐步完成。未来西部地区铁路及城际铁路将接力发展,保持未来几年铁路投资在较高水平。同时在总理的推动下,高铁出口预期升温。我们预计在一系列行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铁路设备行业估值将向上修复。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铁路改革等政策影响订单交付。
估值
从我国铁路规划里程与车辆的配套需求来看,我国铁路装备还远未得到满足,再加上海外及城轨车辆的需求,中长期来看公司业绩还将保持增长。短期需要关注新订单的交付时间要求。我们上调公司2014、2015 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至0.42 元、0.49 元,给予A 股15 倍2014 年市盈率,目标价由5.57 元上调至6.30 元,维持买入评级;给予H 股16 倍2014 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由7.43 港币上调至8.40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中银国际)
中国北车: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上半年订单大幅增长
点评:
轨道交通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64%,机车及动车组业务带动增长:上半年铁路投资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起到了稳定器作用,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高涨,这也带动了公司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各项业务中,轨道交通业务增长最快,其中机车及动车组业务同比增长118.64%和61.32%,在整个轨交业务中占比分别达到21%和48%,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8和9个百分点。城轨地铁及货车营收小幅下滑,客车业务业绩下滑较快,同比达到-35.58%。业务收入占比的变化显示了铁路高速化趋势,同时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增长也带来了公司业务结构的改善。
上半年新签订单大增,下半年及明年业绩有保障:14年上半年全国铁路投资额度两次上调,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随之上涨,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取订单6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9.04%,根据铁路设备的交付周期,预计下半年到15年上半年该批订单将陆续交付,因此公司下半年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已成定局。
海外市场开拓再创佳绩:“高铁外交”是目前管理层力推的外交名片之一,李总理在多次外事访问时均不遗余力的推销中国高铁,目前已有多条国际线路正在规划中,同时也有多个国家表达了对于中国高铁设备的购买意向。公司作为国内高铁设备的龙头企业,上半年共完成出口签约额15.35亿美元,同比大增178.18%,虽然在营收整体占比中比例仍然不高,然而增长迅猛,未来有望趁着高铁走出国门的历史机遇完成公司向国际化高铁设备供应商的转变。
毛利率获得提升: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19.88%,较13年同期提升了2.5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毛利率提升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业务及现代服务业务贡献,我们认为未来随车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毛利率有望持续走高。
看好下半年铁路设备板块景气度,维持“推荐”评级:今年动车组第一次招标已经如期公布,预计下半年还有第二次招标以满足明年动车组需求,中短期来看铁路设备板块催化剂充足,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14、2015、2016 年EPS 分别为0.55元、0.67元、0.8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9倍、7倍、6倍。
风险提示。铁路招标不达预期,铁路事故。(东莞证券)
晋西车轴:铁路投资规模上调,公司盈利向好
投资要点:
国务院决定将2014 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调整为8000 亿元,较年初计划增加1000 亿。其中国家铁路投资由6300 亿元调整到7300亿元,投资规模上调将使铁路设备行业从中受益。
晋西车轴立足火车车辆、车轴产品,定位高端,坚持多元化发展,致力于成为铁路货车车辆及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具有较强竞争实力。
高速动车组系列轴承国产化趋势比较明朗,2015 年有望全面拉开国产化序幕。由于动车组系列车轴毛利较高,预计在40%左右,按照目前铁路高速化发展趋势来看,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
依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及晋西工业集团,晋西车轴在技术升级及产业升级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公司有望获得更多政策和技术支持。公司参与了晋西集团签署的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BOT 项目,由于环保产业逐步受到重视,炉排式垃圾焚烧装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环保产业板块未来盈利值得期待。
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2013-2015 年EPS 分别为0.35 元、0.39 元和0.41 元,以2014 年6 月12 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 为36.49 倍、31.96 倍和30.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经济复苏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2、 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以及铁路总公司延迟火车招标风险;
3、 如果公司募投项目产能扩张放慢,可能会延迟公司业绩释放;
4、 新产品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存在一定实践性风险。(山西证券)
时代新材:收入稳定增长,期间费用侵蚀利润
支撑评级的要点
由于研发投入增长以及支付部分海外并购相关咨询费用,公司管理费用大幅增长 41.39%,期间费用的高企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下滑 22.93%。
受益于风电市场回暖,公司风电叶片销量恢复,公司在风电市场收入实现 9.09亿元,同比增长 33.68%,同时大功率叶片及特种叶片销量比重增加,毛利率同比上升 5个百分点。
公司全年汽车及特种装备市场实现收入 4.74亿元,同比增长 26.06%。汽车市场开拓顺利,大客户销售额增长 70%以上,带来弹性元件及工程塑料业务大幅增长。特种装备市场方面成功进入直升机花键转接套领域,预计今年将继续获得 5个以上批量订单。
轨道交通市场方面全年收入 17.85 亿元,较上年持平,高速动车组产品国产化项目通过铁总评审和装车考核,并通过 CRCC现场审核,为今年增长打下基础。
毛利率方面,公司毛利率下降0.31个百分点,达到17.76%。主要由于汽车产品前期开发成本较高,导致工程塑料及弹性元件业务毛利率下滑。
公司报告期内斥资 2.9 亿欧元收购采埃孚集团下属 BOGE 的橡胶及塑料业务,目前收购仍在进行中,未来将有助于公司向汽车市场转型。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海外收购进程低于预期,期间费用高企。
估值
不考虑收购并表,我们预计公司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公司2014-201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20元、0.23元及 0.28元,基于 50倍 2014年市盈率,我们将目标价由14.75元下调至10.00元,将评级由买入下调为谨慎买入。目前公司估值较高,未来收购公司并表后将有明显改善。(中银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