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铁的众多优势,近一两年以来,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即便是法国等“老牌高铁国家”也相继表示,将延长高铁里程、提升高铁品质。预计未来10年,全球高铁里程将至少增加一倍,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年代。
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10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按全产业链的增加值计算,高铁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更为巨大。
近两年间,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曾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在利比亚、尼日利亚、阿联酋、阿曼、伊朗、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几乎都有普通铁路建设、电气化改造建设、高铁建设项目。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波兰、委内瑞拉、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的合作,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自2011年开始,一条从中国出发,沿途经过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最终到达新加坡的高铁线路已开始建设。中国将协助哈萨克斯坦建设连通阿斯塔纳(Astana)与阿拉木图(Almaty)、全长超过1000公里的高铁线路。在合作意向方面,为了打开欧美市场,中国积极与欧美企业合作。2010年12月7日中国铁道部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已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发用以满足中国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先进铁路产品……
高铁的出口已经不再是产品的流通那么简单,已经是国家的外交战略问题了。
世界高铁发展的三次浪潮
从世界来看,自1964年日本建成东京至大阪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40多年来,高速铁路从无到有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归纳起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1.1964年至1990年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这期间建设并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有日本的东海道、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的东南TGV线、大西洋TGV;意大利的罗马至佛罗伦萨线以及德国的汉诺威至威尔茨堡高速新线。这期间,日本建成了遍布全国的新干线网的主体结构。除了北美外,世界上经济和技术最发达的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推动了高速铁路的第一次建设高潮。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和法国TGV东南线的运营,在技术、商业、财政以及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东海道新干线在财务收支上已经成为主要支柱,法国TGV东南线也有运营10年的期限里完全收入回了投资。因此,高速铁路最初的建设成就极其显著。随后,德国和意大利各国都先后修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高速铁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成为当今世界上高速铁路技术的保有国。
2.1990年开始为高速铁路网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高速铁路建设在日本和法国所取得的成就影响了很多国家,促进了各国对高速铁路的关注和研究。1991年瑞典开通了X2000摆式列车,1992年西班牙引进法、德两国的技术建成了471km长的马德里至塞维利亚高速铁路。1994年英吉利海峡隧道把法国与英国连接在一起,开创了第一条高速铁路国际联结线。1997年,从巴黎开出的"欧洲之星"又将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连接在一起。在这一时期的日本,因早已完成了新干线路网骨干结构的建设,高速路网的建设开始向全国普及发展。日本于1996年起开通了福岛、山形两条小型新干线,为既有线的提速改造走出了一条新路。法国和德国则在修建高速铁路的同时,实施既有线的改造。
在这个时期内,日本、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对发展高速铁路进行了全面规划。日本于1971年通过了新干线建设法,并对全国的高速铁路网做出了规划,根据1987年的计划,日本将再修建5条新干线,总长达1440km。1986年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准备修建横连东西(都灵-米兰-威尼斯)、纵贯南北(米兰-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长达1.230km的"T"形高速铁路网。法国于1992年由政府公布了建设全国高速铁路网的规划。根据规划,未来20年内高速铁路网将由4700km新线(其中1282km已于1997年开通投入运营)构成。德国于1991年4月德国联邦政府批准了联邦铁路公司改建/新建铁路2000km计划,计划包括13个项目,其中涉及新建高速铁路的有4项。
1991年,欧洲议会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中提出在各国边境地区实施15个关键项目将有助于各个国家独立高速线之间的联网。在这些项目中选定了9个优先建设的工程项目。它们是:①高速铁路南北贯通线(德国-意大利之间);②连接欧洲五国首都的高速铁路线;③高速铁路南方线(西班牙-法国之间);④高速铁路东部连接线(法国-德国之间;⑤高速/普速铁路综合运输线(法国-意大利之间);⑥既有铁路连接线(英伦三岛之间);⑦丹麦-瑞典固定连接线;⑧北欧三角地带;⑨英国西海岸干线。
在这一时期高速铁路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1)已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进入高速铁路网规划和建设的年代;
(2)修建高速铁路网已经不仅仅是铁路部门的需要,而成为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政治上的需求;
(3)由于能源和环境的要求,需要发展无污染的高速铁路;
(4)出现了国内和跨越国境的高速铁路网。
3.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1998年10月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高速铁路大会Eurailspeed98上,美国Calgary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教授Anthony·Perl作了一篇题为《高速地面交通系统的全球化和普及》的发言,将当前高速铁路的发展定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波及到亚洲、北美、澳洲以及整个欧洲,形成了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复兴运动。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韩国、我国台湾省、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均先后开始了高速铁路新线的建设。据不完全的统计,为了配合欧洲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东部和中部欧洲的捷克、匈牙利、波兰、奥地利、希腊以及罗马尼亚等国家正对干线铁路进行改造,全面提速。
除了以上这些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正在对高速铁路开展规划与筹建工作的国家还有土耳其、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捷克等。
参与第三次高速铁路建设的各个国家与前两次高速铁路建设不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大多数国家在高速铁路新线建设的初期氦定了修建高速铁路的全国规划;
(2)虽然建设高速铁路所需资金较大,但从社会效益、节约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分析,修建高速铁路对整个社会具有较好的效益,这一点得到各国政府的共识;
(3)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在的交往和平衡发展,欧洲国家已经将建设高速铁路列为一项政治任务,各国呼吁在建设中携手打破边界的束缚;
(4)高速铁路从国家公益投资转向多种融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建设高速铁路出现了多种形式融资的局面;
(5)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正在向相关领域辐射和发展。
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不断提高,从60年代时速210公里,80年代时速250-300公里,90年代末或下世纪初时速可望达350公里左右,既有线经改造符合高速要求的一般运行时速为200公里,个别线路可达到220-225公里。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欧洲、美洲、亚洲诸国和地区,正在计划进一步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
未来七年全球高铁投资达七万亿
面对高铁的众多优势,近一两年以来,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即便是法国等“老牌高铁国家”也相继表示,将延长高铁里程、提升高铁品质。预计未来10年,全球高铁里程将至少增加一倍,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年代。
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按全产业链的增加值计算,高铁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更为巨大。
近两年间,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曾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在利比亚、尼日利亚、阿联酋、阿曼、伊朗、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几乎都有普通铁路建设、电气化改造建设、高铁建设项目。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波兰、委内瑞拉、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的合作,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按照目前各国公布的规划,预计到2024年,全球高铁总里程可达4.2万公里,这意味着在2010至2024年期间,海外高铁修建计划将达1.9万公里左右。据估计,2020年前,海外高铁投资将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额为1650亿美元,带动其他产业创造的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高铁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出口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