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江宁区麒麟街道地铁四号线征地拆迁指挥部获悉,本月初正式开始的南京地铁四号线麒麟东流段动迁工作进展顺利,从5月3日开始签订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到5月18日这短短的半个月中,全部92户应拆迁村民中已有80户与拆迁指挥部签订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占应拆迁村民总户数的86%以上。对此,麒麟街道党工委书记焦龙、办事处主任蒋时汉,向积极支持配合南京地铁四号线建设的东流村拆迁村民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尚未签订拆迁协议的12户村民抓住有效的拆迁奖励时间,尽快签订拆迁协议,既为重点工程建设赢得更多的时间,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
已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的南京地铁四号线是一条贯穿南京东西部的客流主干道,其中一期工程是南京“十二五”总体规划中的国家重点工程,是连接主城区、仙林及麒麟地区的地铁主干线,是缓解南京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东居民出行条件的惠民工程。一期工程线路全长33.52公里,共设17座车站及一座停车场,其中在麒麟街道范围内设置东流站、灵山站及灵东区间风井等,将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运营。
根据地铁四号线工程建设需要,将对麒麟街道东流社区的两个自然村即东流村和西流村进行征地拆迁,拆迁范围内需要拆迁村民92户,企业4家。为做好此项工作,麒麟街道于今年2月底成立拆迁指挥部,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吕金明和人大工委主任叶永胜担任现场指挥,同时设立4个动迁小组及政策、审核组、总录入组、选房登记组等机构,从街道抽调20多名干部担任拆迁工作人员。东流社区“两委”干部全力以赴配合拆迁工作。之后,拆迁指挥部各工作组开始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先后两次向被拆迁村民发放“致被拆迁村民的一封信”,宣传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的概况、意义,宣传此次拆迁的范围,宣传拆迁补偿安置适用的政策和实施细则,希望被拆迁村民支持配合南京地铁四号线的建设,在拆迁人员入户丈量时,家中留人配合丈量调查,准备好相关有效证件如房屋产权证、宅基地使用证、户口簿等。
在完成了入户丈量、登记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指挥部下属的4个动迁小组于5月3日开始上门,与拆迁村民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约第一天,就有10户村民与动迁小组签订了拆迁协议。这10户村民分别是邹伍福、刘福英、钟智春、钟兴旺、邹伍琴、陈汉阳、张宜文、宇松、李建国、钟义伦。这10户村民中,既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范长虎的亲家,还有街道民政办主任钟信强的父亲和弟弟,其余都是普通的村民。他们在与拆迁人员签订协议时表示,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工程,作为老百姓,理应支持配合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再说,这次拆迁对村民们的实际利益给予了充分照顾,村民拆迁后不仅能够拿到面积较大的安置房,还有一笔可观的补偿款。如果能够早点签约,还能拿到几万块钱的奖金。
据拆迁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拆迁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关键在于拆迁村民从拆迁中得到了实惠。根据拆迁补偿安置适用的文件即江宁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规定,村民拆迁后获得的安置房面积大多等于或大于原来住房的面积,如现有住房为70平方米的,拆迁后可获得90平方米的安置房;现有住房为100平方米的,拆迁后可获得安置房120平方米。对于村民现有住房的拆迁补偿大多为每平方米2800元,看起来比安置房的每平方米2900元少了100元,但如果加上现有住房的附属物补偿、装修补偿,再加上搬家费(最高2800元)、过渡费(最高60480元)、提前签约奖励(最高74400元),那获得的补偿远远高于安置房的价格。
东流社区党总支书记邹伍星、副书记孙劲松表示,村民们之所以积极支持配合地铁四号线拆迁,除了有一个好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让村民从拆迁中获得实际利益外,还在于拆迁工作的公开透明。村民们从宣传中充分知道了此次拆迁的目的,将来被安置到什么地方,以及自家和邻居家能够获得多少补偿,拿到多大面积的安置房等。对于尚未签订拆迁协议的12户村民和2家企业,社区干部正全力配合拆迁人员,主动上门了解不肯签订协议的困难和原因,在尽早签订协议的前提下,帮助那些有实际困难的村民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