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面对工期紧、施工干扰大、技术含量低的工程建设实际,唱好成本控制“五字诀”,有效地封堵了效益流失的漏洞,助推项目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和产值收益率目标。
唱好一个“强”字。该项目经理庞涛直言不讳地说,项目遍地是黄金,看你会不会拣;项目处处有漏洞,看你会不会堵。堵住效益的漏洞,关键还要靠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此,他们从细节入手,努力做到成本控制无盲区,开源节流有门道。针对员工中存在的成本观念不强,成本与自己关系不大、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等有碍于加强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开展思想教育,使员工认识到成本管理与项目、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不断增强全员的成本控制责任意识。让大家明白,项目是大家的项目,节约一分钱都是每个人的。与此同时,把弘扬企业文化同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结合起来,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把成本控制当作家事、己事,从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降本降耗工作。
唱好一个“控”字。电力铁塔基础施工使用的水泥,他们在采购时,经过认真分析,发现用现金购置比赊账每吨要节约成本1.7元。于是放弃了原来的计划,把资金优先用到水泥采购上,仅此一项就节约费用2万多元。物资采购中,他们注重抓好廉政建设,把材料采购供应合同及时公开,使物资采购工作始终处于职工的监控之下。项目部还采取计划管理,定额控制,指标确定,归口包干的办法,严格控制了各项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降低间接成本。对招待费实行内外有别,一般外来人员在职工食堂招待,特殊情况在外招待做到先申请后办理;办公用品的开支按计划从严从细掌控;电话费,手机费按工作分工实行定额包干到人。
唱好一个“管”字。该项目部围绕成本目标,实施细化组合,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根据上级测定的成本目标,对每道工序进行先期预算,分步分项算出每道工序的资金用量,然后根据工期计算出工天和用工量、用设备量、用台班量。他们运用市场竞争来降低成本,由公司有关部门和项目业务负责人组成招标组,对所用材料进行公开招标,通过招标来降低成本。抓好人工费和机械费控制。他们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和机械台班费,进行包干控制;提高施工队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为控制成本,他们一反按月租赁机械的惯例,采取了按小时租赁的方法,使机械租赁费用节约近14%。
唱好一个“监”字。项目部制定了一整套精细的施工方案和成本核算办法,每月进行验工计价会审,实行统一会签制度。审核过程实行全员监控,把施工管理和成本管理融为一体,建立和完善保证监督体系。项目管理中的重大开支实行集体研究,按章办事。为防止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做到有计划使用资金,会审后的验工计价清单,经集体研究后,实行一支笔批付制度,财务按计价后最终审批逐项核对。坚持做好材料竞购监控,物资部根据“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的原则,详细掌握地方材料资源了解市场价格,再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及时正确地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公开实行统一招标采购。既要把成本降低到相对较低的程度,又要保证材料适时、适地、按质、按量的供应。
唱好一个“快”字。针对典型的“短、平、快”工程,项目一上场,按照合同要求,建家建线、标准化工地和料场,仅用了5天的时间便建好了,10天的准备后正式开工。该部推行平行施工、轮流作业的方式,合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充分利用各种作业面,保障人力、设备的合理调度和有效使用。他们通过移动公司为员工订制了手机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减少因天气变化给施工带来的损失。就这样,在雨天多,施工受天气干扰大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电力迁改工程提前半月完工和通信迁改工期过半工程量却达到80%的施工进度。 |